公司新闻

南阳富皓农业科技(河南富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2024-07-12 132

反映诸葛亮足智多谋的文章

1、在三国演义草原接线这一篇文章中一句话写出了诸葛亮就是足智多谋的了。

2、文章《草船借箭》讲的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意欲加害诸葛亮,而诸葛亮足智多谋,令周瑜加害诸葛亮的计划没有成功的事。 有些人为什么会妒忌别人呢?那就是怕别人超过自己。当别人有了成绩,做出了贡献,受到众人尊重和爱戴的时候,这种人不是虚心学习、顽强拼搏、取长补短,而是讥讽、嘲笑、甚至陷害对方。

3、草船借箭中诸葛亮的特点是足智多谋。《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其作者是罗贯中。《草船借箭》是三国赤壁之战里的著名桥段,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

诸葛亮的一生

蜀建兴7年 229年 49岁 诸葛亮再次北伐,夺取武都、阴平,恢复丞相职位。蜀建兴8年 230年 50岁 诸葛亮再次北伐。蜀建兴9年 231年 51岁 诸葛亮北伐攻祁山,破司马懿,大败魏将张郃。蜀建兴11年 233年 53岁 诸葛亮在斜谷修造邸阁,屯集粮食。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在琅琊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琊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

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表的长子刘琦十分器重诸葛亮。刘表之妻、刘琦后母蔡氏屡进谗言,刘表宠爱少子刘琮,对刘琦渐渐不悦。刘琦数次向诸葛亮请教自安之术,但诸葛亮每每推辞,不为之谋划。刘琦便在一次饮宴时用上屋抽梯之计令诸葛亮说出解决办法。

诸葛亮生于公元181年,他三岁丧母,五岁丧父,之后由叔叔诸葛玄抚养。15岁那年,叔父诸葛玄带诸葛亮来到豫章以避战乱。哥哥诸葛谨留守家中,后于200年南下投靠孙权。

个人关于诸葛亮的评论

1、再说诸葛亮,他虽说为蜀汉坚守到最后,其忠可鉴,但殊不知他也正是为了这个复兴汉室梦火烧藤甲兵,这样惨无人道的事情,我无法认同,此外国事“凡二十仗以上者皆亲为”,这样就造就了其人同仁缺少了锻炼的机会,等他一死便形成蜀汉人才真空局面,间接的造成蜀汉灭亡,不得不说蜀汉的灭亡,诸葛亮难辞其咎。

2、评价:不贪权势他位极人臣,却不追求个人权势,不弄权也不为权所努役。人物介绍:(1)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由此可见,诸葛亮的权力非比一般。当然,诸葛亮的权力,来自刘备和刘禅,特别是刘备,刘备在托孤时曾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4、诸葛亮人物评价:诸葛亮勤于思考,注重革新军械、装具。研制了一发十矢连弩和适应山区运输的木牛流马等作战工具。并改进钢刀,增强了蜀军战斗力。好兵法,推演阵法作“八阵图”,为后世传扬。在治军方面,诸葛亮重视部队的节制和训练,主张以法治军,讲究为将之道。

5、如何评价诸葛亮 诸葛亮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富国强兵尽管是为了“兴复汉室”,然而客观上为整个巴蜀地区带来了一段时间的安定、繁荣与和谐。三国时期,诸葛亮治理的蜀国是最好的,也就是政治清明、经济发达、人民安定。